以『慈悲』的角度反思與完善生命
是我們能給自己和身邊人最珍貴的禮物。

慈悲(compassion)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質,但需要透過訓練來開發與善用。正念與慈悲有如鳥的雙翼,彼此相輔相成,將有助內在智慧茁壯成長。
樸石學堂致力為社會大眾與專業人士規劃一系列訓練課程,從初步自我探索與療癒,到深入臨床運用,祈願人人將正念與慈悲融入生命實踐,為自己與世界帶來平和與幸福。

慈心系列課程地圖

課程系列
對象
形式
慈心大眾推廣講座
適用一般大眾
以講座形式認識慈心內容和各種應用領域。
慈心培育基礎訓練 Compassionate Mind Training
適用一般大眾
與心理專業人員
以團體課程形式引導慈心自我體驗、交流與反思,從經驗出發,奠定自我成長與專業訓練基礎。
慈悲焦點專業訓練 Compassion Focused Therapy
適用心理專業人員
以工作坊形式教授慈悲焦點治療的理論和技術,並運用在心理專業工作。
慈心大眾推廣講座

為增進大眾與專業人士對慈悲焦點治療(CFT)的認識,每場講座聚焦在一個心理議題(如創傷),透過理論與實務來說明CFT的應用,以深入淺出方式具體呈現慈心訓練,能夠帶來的幫助。

慈悲焦點治療(CFT)簡介

CFT由英國臨床心理學家Paul Gilbert創立,以處理羞愧感、自我批評為主軸,廣泛應用在憂鬱、焦慮和不同心理議題。課程介紹CFT的理論與實務,開啟結合「慈悲」與「正念」療癒的視野。

即將開課

溫柔告別-以慈心導引的斷捨離

許多人深陷在對外物和內在情感的難捨與掙扎,課程將拆解囤積迷思,說明行為背後心理機轉,透過慈心視角看待放手的難處,以溫柔接納的心法進行斷捨離,為生活帶來更多空間與自由。

詳見報名表

以慈心走出創傷陰影

生命不可避免的大大小小創傷,可能在身心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,影響往後生活。課程從理解創傷的生理運作開始,透過慈心重新建立內在穩定與安全感,學習有效回應,走出創傷陰影。

詳見報名表
慈心培育基礎訓練

慈心培育基礎訓練(Compassionate Mind Training,CMT)結合慈悲焦點治療的理論與實務,以團體課程形式,為社會大眾培育「運用慈心」所需的能力,目標是將促進幸福的方法帶給每一個人。

目前規劃三門課程:

慈心培育初階-自我連結四週課

學習以慈悲角度認識自己,探索自我批判與羞愧的根源,培養慈悲心,建立「慈悲我」,透過對慈心的探索和培育,與內在力量建立具體連結,進而運用溫柔方式面對生活中的壓力與挑戰。

即將開課

慈心培育進階-人我連結四週課

將慈悲應用於人際互動,應對衝突與情緒挑戰,減少慣性防禦;透過體驗與反思交流,探索如何在關係中保持真實與尊重,透過提升慈悲力與連結感,建立健康、真誠關係,帶來自信與活力。

即將開課

慈心培育人際深化

整合初階與進階課程,在為己慈悲與對他人慈悲之間找到平衡。從實作中,探索自我需求與人際張力,從關愛自己守護界線出發,以同理心連結他人,同時運用慈悲與智慧建立真誠的關係。

即將開課
慈悲焦點專業訓練

慈悲焦點治療(CFT)由英國心理學家Paul Gilbert創立,結合心理學、佛學、神經科學等,處理羞恥感、自我批判與情緒失衡。透過正念技巧,從認知情感身體層面介入,培育慈悲心理環境,研究顯示對憂鬱、焦慮、創傷等心理議題具療效。

慈悲焦點治療理論與實務工作坊

本課程由英國慈心基金會設計(Compassionate Mind Foundation),為初階CFT訓練,符合進階課程先修之要求,涵蓋CFT核心理論與實務,鍛鍊「慈悲」與「慈心」所需技能,啟動CFT的臨床應用。

即將開課

慈悲焦點治療臨床應用工作坊

本課程適合完成「慈悲焦點治療理論與實務工作坊」的專業人員與學生,整合CFT內容並銜接臨床應用,重點涵蓋治療角色、關係與技巧,通過分組實作與講解提供模擬治療情境,並獲得專業回饋。

詳見報名表

慈心練習帶領訓練

本課程旨在提升專業人員運用CFT的精確性,教授慈心培育四項核心練習,學員透過課前觀摩教師錄影,熟悉練習意圖與歷程,從課程中的分組帶領與回饋,培育帶領經驗,增強臨床應用技巧與自信。

即將開課

慈悲焦點治療椅子工作訓練工作坊

「椅子工作」(Chair Work)是CFT的重要介入技術,透過引導個案探索內在對話,處理羞愧、自我批判等困擾。本課程傳授椅子工作的核心技巧,結合演練與反思掌握技術精髓,增強臨床應用能力。

即將開課

慈悲焦點治療臨床督導

為提升心理專業人員臨床運用CFT的知能,本課程邀慈心基金會認可之國際訓練講師,提供CFT實作的臨床督導,聚焦於個案概念化與介入技術,針對練習帶領進行個別化之指導,全面提升介入效能。

即將開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