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站使用Cookies為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。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。
樸石學堂
  • 關於樸石
    • 品牌故事
    • 教學團隊
    • 國際客座講師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課程地圖
    • 慈心系列課程
    • 正念陪伴系列課程
  • 學習資源
    • 與花蓮同在一起安心
    • 學員體驗
      • 正念基礎系列
      • 正念陪伴系列
      • 正念止語系列
      • 慈心培育系列
      • 正念好眠系列
    • 保健知識
      • 正念陪伴系列
      • 正念好眠系列
      • 正念態度
      • 自律神經保健系列
    • 練習影音
      • 正念基礎系列
      • 慈心培育系列
    • 大師系列
  • 樸石記事
    • 活動花絮
    • 樸石影片
  • 聯絡我們
MENU
(0)
課程介紹
CLOSE
  • 關於樸石
    • 品牌故事
    • 教學團隊
    • 國際客座講師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課程地圖
    • 慈心系列課程
    • 正念陪伴系列課程
  • 學習資源
    • 與花蓮同在一起安心
    • 學員體驗
      • 正念基礎系列
      • 正念陪伴系列
      • 正念止語系列
      • 慈心培育系列
      • 正念好眠系列
    • 保健知識
      • 正念陪伴系列
      • 正念好眠系列
      • 正念態度
      • 自律神經保健系列
    • 練習影音
      • 正念基礎系列
      • 慈心培育系列
    • 大師系列
  • 樸石記事
    • 活動花絮
    • 樸石影片
  • 聯絡我們
購物清單(0)
CLOSE
小計: -
前往結帳
CLOSE
會員登入
驗證碼
登 入 加入會員
忘記密碼 | 重發認證信
非會員查詢訂單
忘記密碼
帳 號
驗證碼
驗證碼
確定送出
重發認證信
帳 號
驗證碼
驗證碼
確定送出
樸石學堂陪伴您
活出樸實中的豐盛美好
樸石學堂陪伴您
活出樸實中的豐盛美好
樸石學堂陪伴您
活出樸實中的豐盛美好
樸石學堂陪伴您
活出樸實中的豐盛美好

正念教養課程大解析

  • 首頁
  • 課程介紹

正念教養課程大解析

  • 正念教養課程大解析 1
 
我要報名
 


正念教養課程大解析

一、正念教養—視角大轉變

近三十年來,正念已廣泛應用於醫療、教育與心理健康,強調以覺察與接納來面對壓力與挑戰。

傳統親職教育多聚焦在「如何修正孩子的行為」,卻鮮少觸及父母本身狀態。

正念教養的關鍵突破在於:指出許多親子衝突並非源自孩子,而是源於父母自身未被覺察的壓力、情緒反應,以及被養育過程的深遠影響。

因此,正念教養不再只是傳授教養技巧,而是邀請父母把焦點轉回自身,學習理解「我為何會如此反應」。透過正念練習,父母能逐步看清過去經驗如何影響當下互動,並培養覺察與自我慈悲。

這讓「為人父母」不僅是一種角色或責任,更是一條自我修煉與成長的道路。父母透過正念修習,培養更清明、柔軟與穩定的心,真實陪伴孩子成長。
 

二、Susan Bögels 領航與貢獻

Susan Bögels 是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「家庭心理健康與正念」教授,也是全球正念教養領域的領航者。她創立 UvA Family Lab,長期研究焦慮與壓力如何在家庭中代代傳遞,致力發展臨床介入模式,協助父母理解自身狀態如何深刻影響親子關係。

她所設計的「正念教養」(Mindful Parenting)八週課程,以嚴謹的實證為基礎,明確設定六大目標:降低父母壓力、減少心理病理對教養的干擾、提升執行功能並降低反應性、打破早年經驗的重演、培養自我滋養,以及改善共同教養關係。透過有效訓練,幫助父母在壓力與衝突中不再陷入自動反應,而能以穩定與覺察面對孩子。課程最大特色在於,將研究、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,讓正念教養從理念化為行動,成為轉化家庭關係的力量。
 

三、正念教養對父母的意義

正念教養的核心,引導父母先停下來,回顧自己被養育的經驗,並誠實面對這些經驗如何塑造當下的教養方式。在課程中,父母逐步覺察:當自己嚴厲、急躁或退縮時,這些反應往往並非源於孩子的行為本身,而是自己過去未被理解與處理的印記在重演。

課程不僅讓父母意識到「自己被養育的經驗,會影響到與孩子的互動」,更透過正念練習提供從反思到轉化的具體路徑。父母在被觸發時,學會覺知自己的內在狀態,並以正念方法調節情緒,最後在愛與界限之間作出更適合的回應。

這不僅是一趟自我療癒的旅程,也是深化親子連結的歷程,讓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同時,也成為自己內在的照顧者。
 

四、心理專業X父母X教師:正念教養的跨界應用

正念教養不僅是一門父母參與的課程,更是一套專為正念教師與心理專業人員設計的訓練架構。透過完整的八週設計,心理專業人員學習如何引導父母掌握正念教養的核心精神,並將練習有效帶入家庭脈絡。

對父母而言,這門課程提供深度反思的契機。父母理解到:自己被養育的經驗,會影響與孩子的互動,並學習具體的調整方法。

對學校教師及關心教育的跨領域專業者,正念教養提供一個全新的理解框架,能敏銳地洞察親子衝突背後的心理動力,深化對親子關係的整體認識。

正念教養不只是課程,更是一座「連結心理專業、父母與教育現場」的橋樑,為教養議題開展出深度的理解與寬闊的對話空間。
 

五、國際經驗在地開花:正念教養新起點

樸石學堂創辦人石世明長年致力於推動正念,並於2022年11月參與Susan Bögels教授的正念教養師資訓練,深刻體會此課程在臨床與教育的價值。

在這次《正念教養課大解析》四週引介課程中,石老師將以清晰脈絡帶領學員完整回顧正念教養課程的架構與內容,解析各章節主題對父母的深遠意義,同時揭示每個正念練習如何環環相扣,在親職情境中發揮具體作用。

透過系統化引介,這門課不僅帶領學員掌握正念教養的內容與核心精神,也期待在台灣,開啟正念教養的新篇章。

帶領老師石世明臨床心理師/資深正念老師/樸石學堂創辦人

詳見講師資料
課程主題

本課程以《正念教養: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指南》(Mindful Parenting A Guide for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s)一書為教學內容,依章節解析八週課程的脈絡與架構、各練習的設計原理與意圖,練習帶領要點和章節主題之間的關聯性。

  • 第一堂  覺察自動模式,培養初心眼光,重新與孩子同在
    第一週_Automatic Parenting 自動化的教養
    第二週_Beginner’s Mind Parenting 初學者之心的教養
  • 第二堂  透過身體連結與停頓,學習在壓力中以覺察回應
    第三週_Reconnecting with Our Body as a Parent 重新連結父母之身
    第四週_Responding Versus Reacting to Parenting Stress 回應 vs. 反應 教養壓力
  • 第三堂  反思童年經驗與教養模式,培養覺察並修復親子關係
    第五週_Parenting Patterns and Schemas 教養模式與圖式
    第六週_Conflict and Parenting 衝突與教養
  • 第四堂  在愛與界限中找到平衡,整合學習開啟正念教養新路
    第七週_Love and Limits: Cultivating Compassion and Setting Limits 愛與界限:培養慈悲與設定界限
    第八週_Are We There Yet? A Mindful Path Through Parenting 我們到達了嗎?一條經由教養的正念之路。
適合對象
  • 心理專業工作者:想把正念融入家庭或親子輔導的心理師、社工

  • 教育工作者:想更理解親子互動背後心理動力的老師、輔導員

  • 曾學過正念者:希望將正念帶入家庭生活,延伸到教養現場

  • 渴望自我成長的人:想理解自己被養育經驗,並轉化為更有力量的陪伴

課程時間     12/9、16、23,30(二)19:10-21:40
進行方式
  • Zoom會議室視訊進行。請以中文姓名登入,以通過審核。
  • 課前一週成立Line群組,會議室帳號與密碼會在群組公告。
  • 課程將會錄影,提供所有學員回放觀看,觀看時間至2026/1/31止。
課程費用
  • 課程定價 6600元
  • 已報名11月14日正念教養講座,特惠 3680元(須先完成講座報名)
  • 早鳥首航特惠 3980元(10/13截止)
課程聲明
  • 尊重智慧財產權,在課程期間請勿錄音、錄影或螢幕截圖。
  • 邀請您在課程期間盡量將視訊打開,發言時再開啟音訊參與交流。
樸石學堂
  • Tel0976-135574
  • Mailpuremindtaiwan@gmail.com
  • Add104台北市中山區明水路397巷19弄10號1樓

FOLLOW US
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  • Instagram
  • Podcast
若您希望
獲得「最新課程訊息」和「身心學習新知」
訂閱
退訂
  • 便捷客服
  • 社群
  • 購課說明
  • 常見問題
  • 隱私權政策
  • 聯絡我們
建議使用Chrome、Firefox、Safari最新版本瀏覽
採用全球最先進SSL 256bit 傳輸加密機制
Designed by 米洛網頁設計
go top Scroll Top
課程介紹